山东致远中信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欢迎您!
咨询电话:0534-2187198     传真: 0534-2187019
政策法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变化农业发展体例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10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变化农业发展体例的意见
国办发〔2015〕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当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十连续增”,农夫收入持续较快增加,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伟大成绩,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束缚”加剧等新挑衅,迫切必要加快变化农业发展体例。经国务院赞成,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引导思想。周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间、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变化农业发展体例作为当前和往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当代化的根本途径,以发展多种情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当代农业经营系统、生产系统和产业系统为重点,着力变化农业经营体例、生产体例、资源行使体例和管理体例,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加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重要寄托物质要素投入转到寄托科技创新和进步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靠资源消费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爱的当代农业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加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首要前提。坚守耕地红线,做到面积不削减、质量不降落、用途不改变,稳固提拔粮食产能,确保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本身手中,夯实变化农业发展体例的基础。
  坚持把进步质量效益作为主攻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居民消耗结构转变,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向规模经营要服从、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效益、向品牌经营要利润,周全推进节本降耗、提质增效。
  坚持把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紧张内容。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增强农业环境凸起题目治理,促进资源永续行使。
  坚持把推进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打破传统农业发展路径依靠,周全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完美粮食等紧张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激活各类农业生产要素。
  坚持把尊重农夫主体地位作为基本遵循。尊重农夫意愿,维护农夫权益,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发挥当局作用,珍爱和调动农夫积极性。
  (三)重要目标。
  到2020年,变化农业发展体例取得积极进展。多种情势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拔,产业结构渐渐优化,农业资源行使和生态环境珍爱水平赓续进步,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农夫收入持续增长,为周全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紧张支持。
  到2030年,变化农业发展体例取得明显成效。产品优质安全,农业资源行使高效,产地生态环境优秀,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农业质量和效益显明提拔,竞争力明显加强。
  二、加强粮食生产能力,进步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四)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整合新增建设用地地皮有偿使用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当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测土配方施肥资金、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投资、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投资等,统筹使用资金,集中力量开展地皮平整、农田水利、泥土改良、机耕道路、配套电网林网等建设,同一上图入库,到2020年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有计划分片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抵御天然灾难能力。探索建立有用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支撑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指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奖惩机制,落实管护措施。
  (五)切实增强耕地珍爱。落实最严酷耕地珍爱制度,加快划定永世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落地到户、上图入库、信息共享。完美耕地质量珍爱法律制度,研究制订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完美耕地珍爱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地皮督察作用,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增强地皮督察队伍建设,落实监督责任,重点增强东北等区域耕地质量珍爱。实施耕地质量珍爱与提拔举措,分区域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污染耕地阻控修复、泥土肥力珍爱提拔、耕地质量监测等建设,开展东北黑地皮珍爱行使试点,渐渐扩大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与莳植结构调整试点,周全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泥土剥离再行使。
  (六)积极推进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结合永世基本农田划定,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优先在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流等水稻、小麦主产区,建成一批优质高效的粮食生产基地,将口粮生产能力落实到田块地头。加大财政均衡性转移付出力度,涉农项目资金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运动,推广绿色增产模式,进步单产水平。指导企业积极参与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生产和流通服务。增强粮食烘干、仓储设施建设。
  三、创新农业经营体例,延长农业产业链
  (七)培育强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渐渐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农业综合开发、中间基建投资等涉农项目规模。支撑农夫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设施,许可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农夫合作社持有和管护。鼓励指导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收储加工企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订单收购、代烘代储等服务。落实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用地政策。研究改革农业补贴制度,使补贴资金向种粮农夫以及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支撑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开展营销贷款试点。创新金融服务,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名誉评定范围,对名誉等级较高的在划一条件下执行贷款优先等激励措施,对吻合条件的进行综合授信;探索开展农村承包地皮经营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积极推动厂房、渔船抵押和生产订单、农业保单质押等营业,拓宽抵质押物范围;支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使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在全国范围内指导建立健全由财政支撑的农业信贷担保系统,为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贷款提供名誉担保和风险补偿;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多档次、高保障保险产品,探索开展产值保险、目标价格保险等试点。
  (八)推进多种情势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开展农村地皮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各地要采取财政奖补等措施,扶持多种情势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指导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体例流转承包地。有条件的地方在坚持农地农用和果断防止“非农化”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农夫意愿同一连片整顿耕地,尽量削减田埂,扩大耕地面积,进步机械化作业水平。采取财政扶持、信贷支撑等措施,加快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当局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积极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服务情势。支撑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系统。总结推广多种情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在坚持农村地皮集体所有和充分尊重农夫意愿的基础上,在农村改革试验区稳妥开展农户承包地有偿退出试点,指导有稳固非农就业收入、长期在城镇居住生活的农户志愿退出地皮承包经营权。
  (九)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发展多种情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延长农业产业链有机结合起来,立足资源上风,鼓励农夫通过合作与联合的体例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开展农夫以地皮经营权入股农夫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试点,让农夫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充实和完美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的财政激励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贷款担保、农业保险资助等服务,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村企互动的产销对接模式;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推进质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产地、留给农夫。支撑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开展技术研发、质量检测、物流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从国家技改资金项目中划定肯定比例支撑龙头企业转型升级。
  (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农产品初加工补助资金规模、实施区域和品种范围。深入实施主食加工提拔举措,推动马铃薯等主食产品开发。支撑精深加工装备改造升级,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提拔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支撑粮油加工企业节粮技术改造,开展副产品综合行使试点。加大标准化生猪屠宰系统建设力度,支撑屠宰加工企业一体化经营。
  (十一)创新农业营销服务。增强全国性和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加大农产品促销扶持力度,提拔农户营销能力。培育新型流通业态,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制订实施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培训计划,指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促进物流配送、冷链设施设备等发展。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积极推广农产品拍卖交易体例。
  (十二)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增强规划指导,研究制订促进休闲农业与墟落旅游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加大配套公共设施建设支撑力度,增强从业人员培训,强化体验运动创意、农事景观设计、乡土文化开发,提拔服务能力。保持传统墟落风貌,传承农耕文化,增强紧张农业文化遗产挖掘和珍爱,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提拔休闲农业与墟落旅游示范创建水平,加大鲜艳墟落推介力度。
  四、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种养业和谐发展
  (十三)大力推广轮作和间作套作。支撑随机应变开展生态型复合莳植,科学合理行使耕地资源,促进种地养地结合。重点在东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花生)轮作,在黄淮海地区推广玉米/花生(大豆)间作套作,在长江中下流地区推广双季稻—绿肥或水稻—油菜莳植,在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间作套作,在西北地区推广玉米/马铃薯(大豆)轮作。
  (十四)鼓励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面向市场需求,加快建设当代饲草料产业系统,开展优质饲草料莳植推广补贴试点,指导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进步莳植比较效益。加大对粮食作物改种饲草料作物的扶持力度,支撑在干旱地区、高寒高纬度玉米莳植区域和华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南方石漠化地区率先开展试点。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环境消纳能力,积极开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发显现代渔业,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推广稻渔共生、鱼菜共生等综合种养技术新模式。
  (十五)积极发展草食畜牧业。针对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需求转变,促进安全、绿色畜产品生产。分区域开显现代草食畜牧业发展试点试验,在种养结构调整、适度规模经营培育、金融信贷支撑、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完美等方面开展先行探索。大力推进草食家畜标准化规模养殖,凸起抓好疫病防控,加快推广先辈适用技术模式,重点支撑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指导形成牧区繁育、农区育肥的新型产业结构。实施牛羊养殖大县财政奖励补助政策。
  五、进步资源行使服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十六)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落实最严酷水资源管理制度,渐渐建立农业浇灌用水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进一步完美农田灌排设施,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推进新建灌区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扩大农田有用浇灌面积。大力发展节水浇灌,周全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浇灌举措。分区开展节水农业示范,改善田间节水设施设备,积极推广抗旱节水品种和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循环水养殖等技术。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合理调整农业水价,建立精准补贴机制。开展渔业资源环境调查,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增强海洋牧场建设。统筹推进流域水生态珍爱与治理,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支撑力度,开展太湖、洱海、巢湖、洞庭湖和三峡库区等湖库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
  (十七)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加举措。坚持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力争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加,行使率进步到40%以上。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扩大配方肥使用范围,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向农夫提供配方施肥服务,支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配方肥。探索实施有机肥和化肥合理配比计划,鼓励农夫增施有机肥,支撑发展高效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进步有机肥施用比例和肥料行使服从。增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强化源头治理,规范农夫使用农药的举动。周全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建立高毒农药可追溯系统。开展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试点,加大高效大中型药械补贴力度,推行精准施药和科学用药。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夫使用农药提供引导和服务。
  (十八)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行使。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启动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行使示范工程。推广畜禽规模化养殖、沼气生产、农家肥积造一体化发展模式,支撑规模化养殖场(区)开展畜禽粪污综合行使,配套建设畜禽粪污治理设施;推进农村沼气工程转型升级,开展规模化生物自然气生产试点;指导和鼓励农夫行使畜禽粪便积造农家肥。支撑秸秆收集机械还田、青黄贮饲料化、微生物蜕化和固化炭化等新技术示范,加快秸秆收储运系统建设。扩大旱作农业技术应用,支撑使用加厚或可降解农膜;开展区域性残膜回收与综合行使,扶持建设一批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网点,鼓励企业回收废旧农膜。加快可降解农膜研发和应用。加快建成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体系。
  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拔科技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
  (十九)增强农业科技自立创新。按照深化科技体系体例改革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农业科技管理体系体例改革,进步创新服从。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按程序启动农业领域重点科研项目,增强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突破农业资源高效行使、生态环境修复等共性关键技术。探索完美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激励机制。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提拔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举措,加快科技进村入户,让农夫掌握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
  (二十)深化种业体系体例改革。在总结完美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渐渐扩大试点范围;完美成果完成人分享制度,健全种业科技资源、人才向企业流动机制,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国家财政科研经费加大用于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投入,渐渐削减用于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商业化育种的投入。实施当代种业提拔工程,增强国家种质资源系统、植物新品种测试系统和品种区域试验系统建设,加大种质资源珍爱力度,完美植物品种数据库。实施粮食作物制种大县财政奖励补助政策,积极推进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区域级育种制种基地。
  (二十一)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适当扩大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大力推广珍爱性耕作技术,开展粮棉油糖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构建重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系统。完美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支撑政策,主攻微弱环节机械化,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促进工程、生物、信息、环境等技术集成应用。探索完美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实施办法。
  (二十二)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开展“互联网+”当代农业举措。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增强产销衔接。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发展精准化生产体例。大力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加快推进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物联网示范应用。增强粮食储运监管领域物联网建设。支撑研发推广一批实用信息技术和产品,进步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强化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提拔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环境、供应需求、成本收益等监测预警水平,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完美农业信息发布制度。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研究制订农业信息化扶持政策。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
  (二十三)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夫。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夫培育系统。建立公益性农夫培养培训制度,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夫培育工程,推进农夫继承教育工程。增强农夫教育培训系统条件能力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集团化办学,促进学历、技能和创业培养相互衔接。鼓励进城农夫工和职业院校卒业生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当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
  七、提拔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二十四)周全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推广和服务系统。加快制修订农兽药残留标准,制订推广一批简明易懂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继承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开展标准化生产,实现生产设施、过程和产品标准化。积极推行减量化生产和清洁生产技术,规范生产举动,控制农兽药残留,净化产地环境。
  (二十五)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增强政策指导,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开展农业品牌塑造培育、推介营销和社会宣传,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文化内涵的农业品牌,提拔增值空间。鼓励企业在国际市场注册商标,加大商标海外珍爱和品牌培育力度。发挥有关行业协会作用,增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举动。
  (二十六)进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运动,探索建立有用的监管机制和模式。依法增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袭击各类非法添加举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优先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试点范围,探索建立产地质量证实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推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系统,促进各类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和监管信息共享。增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和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强化产地安全管理。支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建立运行长效机制。增强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改善农业综合执法条件,稳固增长经费支撑。
  八、增强农业国际合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二十七)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拓展与“一带一起”沿线国家和重点区域的农业合作,带动农业装备、生产资料等上风产能对外合作。健全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在充分行使现有政策渠道的同时,研究农业对外合作支撑政策,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企业集团。积极指导外商投资当代农业。
  (二十八)增强农产品贸易调控。积极支撑上风农产品出口。健全农产品进口调控机制,完美紧张农产品国营贸易和关税配额管理,把握好进口规模、节奏,合理有用行使国际市场。加快构建全球紧张农产品监测、预警和分析系统,建设基础数据平台,建立中长期展望模型和分级预警与相应机制。
  九、强化组织向导
  (二十九)落实地方责任。各省(区、市)人民当局要进步对变化农业发展体例紧张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熟悉,加强紧迫感和自发性,增强组织向导和统筹和谐,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把各项义务措施落到实处;要按照本意见要求,结合当地现实,制订详细实施方案。
  (三十)增强部门协作。农业部要强化对变化农业发展体例工作的组织引导,密切跟踪工作进展,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强化对庞大政策、庞大工程和庞大项目的扶持。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要积极落实金融支撑政策。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珍爱部、水利部、商务部、质检总局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出台相干配套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
2015年7月30日